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五十二章 前夫哥去探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秦淮河时隐时现,临河的酒楼、茶肆、妓馆如同后世清晨的夜店,现出喧闹、纵欢过度之后的沉醉。

    巷子深处倒还有灯光摇曳,体现出黎明即起,打扫庭院的良好家训,走进一些,开始有朗朗的读书声,梁山看得清楚,那是书院。

    小七前头带路,不再沿河走,而是拐进一条巷子折向北。

    去天龙寺前还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百草班寄宿之所,一个是老马的新铺子。

    临淮河的那条东西走向的叫朱雀大街,是主干道,在朱雀门附近基本就改成步行街。

    南北方向各条巷子各有各的叫法,什么进贤街,落雨巷之类的。总之,都城外南城这块商业繁华地带呈现出蜘蛛网一般的纵横街巷结构,跟都城内严谨的有坊门的坊街结构完全不同。

    梁山就喜欢这等老街,青石板铺就,左右屋檐挑空,灯笼高挂,门板紧闭。

    有时候拐进一个巷子,窄得很,只容两个人并肩而过,两边都是高高的墙壁,这就是两家邻近的大宅形成。

    半炷香功夫,路途所见小庙、小道观见了不下十个,可见佛门道门在建康城并盛的格局。

    天还没亮,有的已经点灯,和尚与道士们开始一天的早课,梵唱声从里面传出。

    这算勤勉的。有的则依然沉寂,甚至能听得到里面人的酣睡声音。

    就从这点可以判断,哪些是正经的庙宇道观,哪些只是接近商业化的。

    小七边走边小声介绍,脸颊兴奋,完全进入导游的角色。

    诸如庙宇、道观有能人的介绍一下,知名的书院点一点,朝中显贵的私邸也说一说,平民巷子除了杂七杂八的叫法,很多以“井”为名,诸如一眼井巷,二眼井巷,三眼井巷一直到八眼井巷之类。

    这些巷子已经离秦淮河渐远。

    井巷昭示人类聚集生活离不开水,譬如最大的八眼井,有六条巷子在八眼井这交汇。

    所谓八眼井,就是在这个地方一口气打出八口好井,井水清冽,外用麻石围起,再外头则有石碑。石碑上有题刻,一般是官府修建的纪念碑,还有一个供路人休憩的凉亭,更外一圈种植上一些松柏常青树木。

    梁山看到这样的所在,很自然就想起后世的广场。

    这地方,早上晨练、遛狗、逗鸟,白天老人休憩、下棋,晚上跳广场舞,是最好不过的群众文化娱乐中心。

    所谓市井,就是指这个。

    过了八眼井,往右拐,不多时梁山就听到咿咿呀呀的声音。

    “到了!”小七低声道。

    梁山于是看到一所类似山神庙的建筑。

    建筑也好,衣衫、交通工具也好,在这个时代都清晰地昭示着人的身份与等级。

    这点古今同理,譬如范思哲与美邦的区别,香奈儿与达芙妮的区别。

    不过这个时代,更加明显。

    这是一座废弃的城隍庙,从大门的建筑,两头立着的年代久远斑驳的神兽,以及石板缝隙长出的野草都可以看出。

    这仅仅是外表,梁山腹内的黑僵珠一转,附着在城隍庙一些煞气旋即被吸了过来。

    不错,算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