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六章 言出法随的帝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跟古代人讲法律,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把法律刻在一块大石块上,然后让所有人能看到,欠钱还钱,欠命偿命,简单粗暴,直接有效。

    效仿两千多年前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姜胤也把《新宋律》的主文献刻在了一块大石柱上,然后立在了沧州广场的正中央。

    《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也是世界史上最早的一部较为完整并且完整保存下来的成文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原文刻在一段高2.25米,上周长1.65米,底部周长1.90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故又名“石柱法”。

    石柱上端是汉谟拉比王站在太阳和正义之神沙马什面前接受象征王权的权标的浮雕,以象征君权神授,王权不可侵犯;下端是用阿卡德楔形文字刻写的法典铭文,共3500行、282条。

    整部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五分之一,语言丰富,词藻华丽,充满神化、美化汉谟拉比的言辞,是一篇对国王的赞美诗。正文包括282条法律,对刑事、民事、贸易、婚姻、继承、审判等制度都作了详细的规定。

    对于这个充满契约意味的公布法律方式,姜胤很欣赏这种颁布法律的风格。

    法律,乃是一个国家底线的体现,更是一个每一位公民都需要详细了解并熟知的基本知识。

    但是在后世,法律仍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在更多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不懂法所导致的的恶性事件,愚昧事件频频发生,而国家似乎也并没有注重法律的普及工作,甚至在建国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研究法律,谈及法律仍是一小撮人的专利。

    随着改革发放之后,政府才渐渐加强与宣传普法工作,整个社会环境才有了较大的稳定程度。

    了解过这些历史的姜胤,对于属于自己新宋国度的法律建设自然很放在心上。

    他希望的是,在他所统治的范围内,每一位公民都能了解并运用法律武器,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遵守规矩的人能得到更多的好处,而不守规矩的人则将会被关进监狱。

    因此,一块高四米,上周长两米,底部周长三米刻满了《新宋律》的石柱就被立在了沧州广场的正中央。

    天下人,人人皆可观看这个石柱,人人都可知晓新宋国的法律。

    《新宋律》囊括了几乎全部的法律方面,对刑事、民事、经济、行政四个大类全都做了详尽的规范,同时还对一些倡导社会道德的行为提出表扬。

    这块石头立在这里,第一天,就引来了无数士子的观看。

    《新大宋日报》第五期也是紧随其后,跟着出了一个法律专栏,顺便传达了一下皇帝陛下的要求,每一位新宋国的官员都需要能将《新宋律》的大致律法条文背下来,今年一年的时间留给官员们背诵朗读。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