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十四章 赵匡胤之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哀顺变。”

    坐在房梁上的姜胤摇了摇头,如果不是昨天晚上亲眼见到赵光义下毒,自己恐怕也会被他现在这副痛哭流涕的模样给骗了,真是TM的老戏骨。

    只用了一个早上,赵光义就接管了大多数皇位事宜,宋后也再没提皇子继承的事,仿佛赵光义本就是大宋皇帝一般。

    这场堪比玄武门事变的夺嫡大戏平静的仿佛一汪古井无波的秋水,悄无声息开始,又在悄无声息中结束,唯一不同的是,皇帝从赵匡胤,变成了赵光义。

    这是老赵的悲哀,更是历史的悲哀。

    在看完这一出大戏后,姜胤也伸了伸懒腰,冻结古代时间之后,瞬间回到了现代,他要替接下来建国的事情做好一切准备.....

    .........

    赵匡胤死了,他的死,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消亡那么简单,在那个言出法随的帝王时代,帝王一旦死去,和他一起死的,还有他当初制定的国策和外交政策。

    当年赵匡胤刚刚继位时,曾同赵光义雪夜访问赵普,三人围着炉子,边吃烤肉,边喝美酒,研讨平天下策略,最终也确定了那个无比有预见性的‘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

    对于唐朝精心着力经营的秦陇:河西走廊、朔方地区,赵老大也是关注颇多,不但派遣将领驻扎,而且多次固守五代以来的秦州、灵州、夏州一线的边防。

    赵老二上台之后,对于西部的策略可谓糟糕透顶。

    人家吐蕃来诸族来献马,他表面热情款待,背地里高度鄙视。

    临死前还对皇子说:治理国家关键在于修德,不用搭理四方边疆的野蛮人。

    这简直就是荒谬到家的帝王观点,他当年反对太祖迁都,理由就是德不在险。当女真铁骑蜂拥而来,他的‘德’一无用处,所以北宋很大程度是灭亡在赵老二的手中。

    李继迁刚举事,羽毛未丰满,凭借大宋实力,完全可以将之扼杀在摇篮里,但赵老二主观上歧视西北各民族,战略上漫不经心,无意治理西部,导致西北格局一盘散沙,给了李继迁施展政治军事才能的机会。

    北宋天下至少有三成亡于西夏,这个西北土地上诞生的小国家,像鬼魅影子,从赵二开始,一直纠缠到北宋灭亡。

    而阴险毒辣的赵二对此责任重大,他点燃了导火索,或者说无端地招惹了彪悍的******。

    总之赵匡胤对外绝对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搞歧视,不搞区别待遇,只要不搞事,大家和和美美的一起发财,但赵光义上位之后,便将所有的这些全部推翻,他不信任西北民族的人,更不懂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他只是胡乱的以自己的喜好来管理,想起来了就打一下,打不过了就给钱,总之赵老大辛辛苦苦培养了几十年的外交友情,被他仅用数年时间就糟蹋殆尽。

    可以这么说,赵匡胤的死,标志着大宋悲剧开始的话,那么赵光义在位便给大宋悲剧定下了一个强烈的感情基调。

    由一人身死,便能看到三百年后十万人崖山跳海殉国,中国被灭国的惨烈景象。

    这便是赵匡胤之死,如果不存在姜胤这个异数的话,大宋三百年厚厚的悲剧史便要开始上演,而现在,新的历史,即将闪耀登场......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