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章 秘传情报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早晨八点半,宁海路157号梁家官邸。

    一幢西班牙风格的两层花园洋房。

    两道雕花铁栅门笨重地拉开,一辆黑色别克轿车缓缓驶出。

    后座上的官僚,身着一袭花丝葛墨色暗纹中式长袍,头戴白色丝葛礼帽,座边放着一根黄花梨文明杖,一副雍容华贵的官家气派,正是军政部政务次长梁绍仪。

    此时,他坐在后座闭目蓄锐,早上下人安排的两条小鲫鱼、一碗鸡丝胡椒汤面作为早餐,让他补足了元气,此刻,靠在后座,还在回味那两条鲫鱼的滋味。

    他吃的鲫鱼,是派专人到秦淮河捞取活鱼后用猪油浸泡,再用黄酒烹饪;而那碗鸡丝胡椒汤面,看似普通,实则是用了鹿茸、人参等十几味中药制成的补品。

    他打了个饱嗝,声如洪钟地开口:“铭恩啊,今天是礼拜几?”

    “次长,今天是礼拜四。”司机谢铭恩一边驾驶一边恭顺地答。

    “哦,先去琵琶巷瞧一眼。”梁绍仪漫不经心道。

    “是,次长。”谢铭恩立刻调转方向,往太平路东的方向驶去。

    琵琶巷在武定门内,南起长乐路,北至钞库街。街面铺长石条,下为下水道,雨过路干,甚为方便。雨天出行,人们总是穿皮靴或棉布做成的靴子,浸以桐油,靴底钉有防滑白铁钉。雨天在这条路上行走,鞋钉拍击石板声伴随石板下的水流声,形成一曲叮叮咚咚的琵琶乐章,琵琶巷之名因此而来。

    琵琶巷附近便是金陵女子大学,这段街面一到上下课点,来来往往的皆是高知识的男女青年,他们朝气、独立、自信。

    这里民居复杂,曲折蜿蜒的石条路上,墙根下青苔油亮,一幢幢青瓦灰檐的民房,高低错落,在贩夫走卒悠长的叫卖声中,显得古老僻静。

    梁绍仪的专车很快行驶到武定门,在琵琶巷入口附近戛然停下。

    “去44号看看。”梁绍仪隐秘地说。

    “是,次长。”谢铭恩从驾驶位下车,立即走入琵琶巷,沿着门牌号到了一幢不甚起眼的斑驳老房前。

    他看了一眼铁将军把门的两扇掉漆的黑色木门,驻足观察了片刻,见门外靠左侧的石阶摆放了一盆西洋杜鹃,盆子是石湾钧釉盆。靠门右侧放着一把半新的草扫帚和竹簸箕。

    他望了一眼,即心领神会,拔腿离开44号民房,快步走出琵琶巷,紧张地回到梁绍仪的座驾。

    “次长,那盆西洋杜鹃端出来了,但右手边多放了一把草扫帚和一只簸箕?”谢铭恩面色疑惑地报告。

    “这是提醒我们不必再来了,这个接头地点已经废弃,但是老的接头方式不变,还是新街口那家法国人开的飞达咖啡馆,你上午十一点去一趟,会一会高田大尉。”梁绍仪一听,老练的眸子泰然自若,不慌不乱地交代司机。

    “是,次长,我心里有数。”谢铭恩嘴上殷勤地答应。

    “先回军政部,何部长被委座调去湖北视察驻鄂绥靖公署军务情况,我要代部长综理部务,这几天我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