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七十二章 重磅经济新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水量充沛、足以行驶大舟的吴淞江,下游出海口就在松江府上海县。

    听说在前朝元代的时候,还有海船通过吴淞江抵达苏州城葑门。

    于是不少有识之士就赶紧跑到葑门,准备买地买宅

    接连放出重磅经济新闻的林大官人又来到长洲县县衙,拜访知县袁宏道。

    “实不相瞒,我真想去当那个知府,只可惜自己不够资格。”袁知县叹道。

    林大官人很惊奇,作为大文学家的袁知县,向来不耐烦公务,对官场兴趣也不大,今天怎么渴望升官了?

    袁知县感慨道:“因为现在当苏州知府,可以什么也不用做,什么也不必操心,正是我梦想中的官职。”

    府衙里有刘通判和郭推官两个林泰来死党,一个管钱粮一个管刑名,新知府确实只需要躺平了就行。

    寒暄完毕,林大官人就谈起正事,“今天过来拜访县尊,是想说说东城机户的事情。”

    众所周知,苏州城分成了两个县,西半部属于吴县,东半部属于长洲县。

    机户和织工大都聚集在东城,所以在行政上归长洲县。

    “机户有何可说的?”袁知县不明所以。

    林泰来便道:“他们是不是很少交税啊?这就是县衙工作不到位。”

    袁知县看着林大官人就像是看傻子,这是吃错药了?

    在大明就是这样,名义上有商税,但事实上除了在交通要道设关卡收税之外,商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是朝廷官府思想上确实不重视商税,二是大部分地区商业活动规模有限,即便收税也收不到多少钱。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林大官人跑到县衙来说“向机户征税”,就像是个不切实际的呓语。

    袁知县闲着也是闲着,用逗闷子的心态问道:“那你说怎么收?应该收多少合适?”

    林大官人胸有成竹的侃侃而谈:“我大明商税规定是三十税一,当然要按这个标准收税。

    具体到机户,以每张织机价值十五两来算,三十税一就是五钱银子。

    这个计算办法简明易了,所以征税标准就该是,每张织机每年交税五钱。

    另外可否考虑,每匹成品经官府登记验证后,交税三分?”

    袁知县听得目瞪口呆,你林泰来还真研究过怎么征税?

    你知道向机户征税的难度吗?官府今天敢征税,机户明天就敢大范围停业。

    然后没有工作的织工就会聚起来闹事,数目至少千人以上,逼着官府取消征税。

    最终袁知县回应说:“说说也就罢了,根本实现不了!”

    林大官人却笑道:“我也没指望实现啊!”

    袁知县疑惑的问道:“那你说这些作甚?”

    “虽然实现不了,但不影响放出消息啊!”林大官人说:“如果传开了向机户征税的消息,县衙不承认不否认就行了!”

    于是数日来的第四条重磅经济新闻传开,官府可能正考虑向机户征税,按织机数目收取固定税率。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