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0章 第 100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没可能会不贴过去。

    而韩兵,自从两个厂分开,邵彦成和姜立南都去了新厂,这边他其实也算是出头了。

    汽车队队长是他师父,即便谢长义不会特意对他有什么照顾,可别人肯定会高看他一眼。

    再加上他的技术也确实没的说。

    他又会做人,在机械厂的口碑自然也是不差的。至少在那群未婚男青年里面,他也算是出类拔萃。

    这时候于家还没有败落之兆,她爹还正春风得意呢。自然也还没有起要用女儿换前程的念头。

    于是两个人顺利的成了婚。

    别的人可能还不会有什么想法,可其实姜晓菱有时候想想真的挺替于白桃庆幸的。

    不管这女孩以前有多讨人厌,可毕竟是一个清清白白的女孩子,是一条人命。

    如果能够逃脱曾经的厄运,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

    -

    从张美芳家里出来,远远的姜晓菱就看到自己家里已经亮了灯。

    她知道是丈夫回来了。

    她没有再回娘家,直接回了自己家,果然一进门就看到人家爷俩已经在床上玩了起来。

    两个人都已经洗了澡,邵彦成的头发上还带着水汽。

    看到妻子进来,他用手指了指洗手间的位置:“水已经给你倒好了,你赶紧去洗澡。”

    说完,又抱起小胖闺女,和她鼻子对着鼻子一起笑闹。

    姜晓菱从书包里把表哥新画的画本子拿出来递给了丈夫:“你给她读会儿书。蔓蔓说了,睡前这半小时最重要。你别带着她疯,一会儿兴奋起来了,就难哄着了。”

    “我知道了。”邵彦成一边说,一边拿着孙女寄过来的爽身粉往小闺女的身上扑。

    把小姑娘扑的粉团子一样,让人看着就爱的不得了。

    他忍不住又抱起女儿,在那小胖脸蛋儿上使劲儿亲了一口。

    没有剃的胡茬直扎得圆圆咯咯的笑。

    她一边用手推着爸爸的脑袋,一边嚷嚷:“妈妈,抱!打爸爸!”

    气得邵彦成在她那小胖屁股上直接拍了一巴掌:“你个小没良心的。看见妈妈就不要爸爸了。”

    那一巴掌拍的跟抚摸也没什么区别,直拍得圆圆哈哈大笑。

    一边笑一边爬过去,趴在邵彦成的背上,对着他的屁股也拍了一巴掌。

    姜晓菱又看了一眼笑闹成一团的父女俩,觉得这会儿再跟他们说读书啥的,肯定跟没说一样。

    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进屋洗澡去了。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等她洗完澡出来,那刚才还生龙活虎的小崽子居然睡着了!

    她用惊讶的眼神望向丈夫,邵彦成摊了摊手:“一个故事没讲完就蔫了。估计今天白天奶奶没少带她出去转。”

    说的姜晓菱忍不住笑了起来。

    现在啊,圆圆就是老太太的小尾巴。

    因为年龄大了,体力下降的缘故,老太太现在对厨房也没有以前把的那么死了。

    做饭的事儿现在已经开始以徐寒梅为主。

    于是老太太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出去转悠,而每次出去必然会带着她的宝贝重孙女。

    姜晓菱从仓库里拿出了小河给寄过来的电风扇,按照他教的,将风扇放在冰盆子的后面,对着床远远的吹。

    这样既能够将凉气吹过来,也不会将风对着人,把大人孩子都给吹不舒服。

    自从知道能够和姐姐还有家人联系上,小河现在一年里得有半年会住在宁林。

    反正他退休了,也没什么事。

    而邵洋还在上学,就算是放假也会回家里住。给他买的那套房子平时也是闲置着。

    小河夫妻两个人来的时候就住在那个房子里,完全住的开。

    知道姐姐给自己生了个小外甥女,小河激动的又是一阵疯狂采购。

    买的那些东西啊,到最后不得不用邵洋的国际系统,才总算是给寄了过来。

    他和邵国庆还有邵洋他们不同。

    姜河买东西是不过脑子的,他就全凭一时冲动。

    于是,姜晓菱在一夜间收到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电风扇。

    据说他还买了一个空调,结果让系统给退回去了。

    这些东西姜晓菱他们两口子肯定不能拿出来用。

    可就这么放在仓库里,看着也怪让人心疼的。

    后来他们就试着在自己屋子里悄悄的用。

    冰箱他们用不着,洗衣机动静太大,电视机没信号,用来用去只有这个电风扇的利用率是最高的。

    邵彦成将妻子的洗澡水倒掉之后,回来就看到了她在鼓捣电风扇。

    他若有所思的站在那里看了看,然后将妻子拉到了床边坐了下来。

    “你去找美芳说什么了?”他问道。

    “我去跟她说保峰哥的事儿……”

    姜晓菱将刚才在美芳家里说的那番话全说了一遍。

    最后感叹道:“唉,这人啊,都有自己的命。有时候注定了的事儿,也说不上到底好不好。”

    邵彦成没有接她的话,又继续问道:“你说和海成谈过了,他决定要报考艺术院校?你怎么跟他说的,你确定艺术院校会招生?

    如果真的恢复高考,我觉得国家最先招生的应该还是以普通学校为主吧?”

    “我问洋洋了,还让他专门帮我查了一下。说是78年的时候艺术类院校就开始招生了。比普通院校晚了一年。

    可你别看晚这一年,有了一年时间准备,那竞争的激烈程度肯定远超之前。”

    “至于我怎么跟表哥说,”姜晓菱狡黠的笑了笑:“我没跟他说这个。我就说从你这儿听到的内部消息,说文化馆可能要扩建,到时候肯定要招人。让他好好练,到时候去试试。你可别跟我说漏了啊!”

    邵彦成:“……”

    他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和妻子过得的纠缠,而是说了自己最想问的。

    他说:“说来说去,你将所有人都想到了,晓菱,你自己将来是什么打算?要选什么专业?”

    他说着,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电风扇:“你天天嘀咕,说这些东西要是能够早一点普及就好了。那你有没有想过去读一个相关专业?

    咱们国家现在轻工业发展也很落后,也需要大量的技术人才。

    如果你将来从事了这一行,有洋洋他们那边帮忙寻找着资料,近水楼台先得月。

    你没准能为咱们国家轻工业建设贡献出不一般的力量。”

    姜晓菱没有想到丈夫居然会跟她说起这个,还一脸严肃的样子。

    甚至最后还提到了为国家做贡献这样的话题。

    说得她顿时觉得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好像一下子重了很多,很有一些压力。

    “可是……我对这些并没有什么兴趣。”

    姜晓菱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兴趣可以培养的,我帮你。”邵彦成还想继续游说。

    姜晓菱冲着他摆了摆手:“你别劝了,人各有志,更何况技术研究这方面也是存在天分的。这活儿我干不来。

    你也别帮我了,有那点功夫你继续去监督那几个小家伙去。小河就算了,杨铭肯定没问题。宁宁我看也行,他计算方面还挺有天分。你把他们两个带出来,将来也算是后继有人。”

    自从那个暑假,杨家两个孩子和姜家仨小崽儿一起学习后,仨小家伙的成绩肉眼可见的得到了飞速的提高。

    后来在姜晓菱的一再要求之下,杨铭和阿五豆平时放学都会在姜家做完功课才回去。

    寒暑假,节假日等那两夫妻忙碌的时候,他们也都在姜家度过。

    开始的时候,姜晓菱还看看他们的学习情况,可看着看着她发现自己搞不定了。

    特别是杨铭,她做的那些习题明显是她父母专门为她布置的,一般人看着脑仁都疼。

    所以,后来看几个小崽儿学习的任务就交到了邵彦成的头上。

    其实那几个孩子有杨铭带着,也不用大人多操心。

    邵彦成更多的是看看自家的三个孩子,检查一下学习进度。主要是要让他们有个怕的人,学习起来不敢糊弄。

    看妻子确实对于自己的建议不感兴趣,邵彦成的眼中流露出了一抹失望的表情。

    可他也知道这事儿强求不来,于是只能问道:“不想学机械,那你准备学什么?”

    “我想考师范!”姜晓菱早就已经想好了。

    运动之后,国家的教育体系基本上已经完全被打乱。教育人才的流失和断层,使孩子们即使进入学校也学不着什么东西。

    这些姜晓菱都有切身体会。

    如果有机会重考大学,她想考师范类院校。做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培养下一代做出自己的贡献。

    听了妻子的话,邵彦成紧紧的握住了她的手,脸上的表情更是多出了一分赞同。

    “你好好去学,我支持你!”

    丈夫的话说得姜晓菱心里也很高兴。

    她好奇的问道:“那你呢?我还不知道你要考哪里?”

    “如果有可能的话……”邵彦成抬起眼望向远处,目光中充满了向往:“如果有可能,我想考京大。”

    京大!

    姜晓菱自己做梦都不敢想的学校!

    知道丈夫居然存了如此大的志向,她真的是敬佩极了。

    她也同样的握紧了丈夫的手:“你也好好学,我同样支持你!”

    ……

    只可惜邵彦成的想法,并没有如大家预想到的那么容易实现。

    时间的脚步很快就到了1977年。

    如上辈子一样,这一年的十月份,国家公布了考试的时间,以及可报考人员的条件。

    很幸运,姜晓菱以及她的好朋友们全部都在可报考人员的行列里。

    大家全都在第一时间报了名。

    即使今年招收的并没有艺术院校,徐海成也迫不及待的跟着报了名。

    其他人全都一切顺利,偏偏邵彦成和谢强却被领导们将报名表给扣住了。

    然后王厂长分别找他们谈了话。

    王厂长说,今年技术科的小年轻几乎全都报名去参加了高考,如果他们两个人也去的话,那等开学的时候,技术科估计可以关门了。

    作为不可或缺的骨干,厂里研究来研究去,只能同意他们两个人中的一个外出学习,另外一个得守着家。

    王厂长说,可以将厂里今年推荐上大学的指标给他们一个,是省工业大学机械系的。也是排的上名号的好大学。

    因为是委培,所以两年的学费都由厂里支付。

    唯一的要求就是将来毕业了,必须还回汽车厂工作。

    让他们两个人商量一下谁去?

    另外一个人必须等这人回来后,再说去上大学的事儿。

    谢强当即就要把这个指标让出来,但是被邵彦成给拒绝了。

    一来谢强本来就比他年龄大两岁,而且邵彦成心里清楚,他的文化底子不如自己。这样的机会对于谢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他——志不在此。

    省工业大学两年的委托培养,并非自己奋斗的目标。

    在他将这些想法和妻子还有家人说清楚之后,大家虽然都有些遗憾,却也都对于他让出指标的行为表示出了理解。

    “这样也行。这样你在家带两年孩子,圆圆,庆庆都正闹腾,咱俩都走了,妈妈和奶奶也制不住他们。

    等你考试的时候,我差不多也快毕业了。到时候你再走。”姜晓菱安慰丈夫道。

    在74年国庆节的第二天,他们两口子的小儿子出生了。

    看着那个比他另外一个世界的哥哥晚一天出生的小不点儿,姜晓菱和邵彦成都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玄妙。

    他们没有再给孩子起名叫邵国庆,而是随了他姐,取了个单名,叫邵衡。

    只是在选小名的时候,两个人不约而同的选了庆庆这个名字。

    “圆圆,庆庆哪里用彦成带?我和你奶奶带就好了呀!我们带得了。

    彦成,你在家里安安心心的学习,两年后考个好大学给他们看!”

    这些年,徐寒梅是真真正正的将邵彦成当了亲儿子。

    如今听他说了这番话,虽然也知道这是没办法两全的事儿,可想想孩子的无奈,她还是心疼的不行。

    姜老太太也连连点头:“是的,是的,奶奶身体还好着,孩子不要你们带。你们安心学习,晓菱好好考,彦成好好工作。你们好了,这一家子才能更好。”

    是的,小一辈儿好了,这个家才能更好。

    12月15日,岁暮天寒。

    姜晓菱,张美芳,徐海成……与全国570万考生一起奔赴考场,为他们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

    邵彦成,谢强,还有其他众多的考生家属亲人,则站在考场外面朝他们做出了必胜的手势。

    是的,必胜!

    每一个追求进步,为了祖国,家人还有自己愿意去拼搏努力的人,必胜!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