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2章 第62章三章合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按理说,??就算秦槐林两口子下午来给送了礼,回礼的事儿也不用急于一时。不然就搞得跟换东西一样。

    可这次情况特殊。

    秦家现在在京市安了家,两家人相隔千。

    下次再面的机会还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

    可能一年半载,也可能要久。

    这就让姜家的人觉得收了人家的礼,??不回一份跟占了人家便宜一样。

    何况,??在秦家人眼,??那邵彦是他们带大的孩子,跟亲儿子一样,他们是在给儿子做脸。

    可同样的,??在姜立南心,??他也觉得邵彦就是他亲儿子。

    人家对他儿子好,他也得对人家好,也是要给儿子争面子。

    以,这会儿姜立南是的急了。

    怕到时候人家带了礼来了,自己家没有合适的东西回,丢了俩孩子的脸面。

    “咱家有什么?”徐寒梅这一时半会儿的被丈夫追着问,??也有点懵。

    她喃喃的复了一遍丈夫的话,??脑子开始飞快的思索。

    “咱家……之前小瑾送来的蘑菇我看着还不错,??把那个拿去做回礼行不?”她想了一下,??才说道。

    “可以。”姜立南点了点头。

    前几天女儿给王家送了一袋小米,??转头王瑾就送来了一袋儿野山菇。

    他们虽然一再拒绝,可王瑾的态度非常诚恳,一定要他们收下。

    说是要谢谢晓菱,??说晓菱帮了他们大忙了。

    姜太太因这个不安了好几天,天天在家碎碎念,说王家还礼太了。这一袋子野山菇,可比那小米贵了。

    可晓菱却一副混不在意的样子,??只让『奶』『奶』放宽心,说让他们该吃就吃,自己心有数,不会让人家吃亏的。

    听了这话,姜立南就没有再问。

    他现在越发觉得女儿长大了,很事想的比他们还明。

    既然女儿都这么说了,那就按照她说的做就是了。

    最后女儿是怎么和王瑾家走的礼,姜立南并不知道,可他却知道自己家有这么一袋还算是值钱的野山菇。

    “要是按照晓菱说的,人家准备了那么东西的话,这一袋蘑菇可不够。”徐寒梅眉宇间全是愁容。

    女儿刚才回来就说,看到人家准备的东西了。又是『奶』粉又是麦『乳』精的,哪一样都是紧俏货。

    自己家虽然不愁吃不愁喝,可要起这市面上的好东西,还没能拿的出来的。

    包括人家那个买邮票的,送来的也都是些肉啊,粮的。说起来全都是金贵东西,可就是因太金贵了,以根本没法拿到人前。

    不然要怎么解释来源?

    就在这个时候,姜晓菱说了话。

    “我这次在省城买了两件短袖衬衣,是用我们俩没用完的副食票跟人家换的。把这两件衣服给了方阿姨家的姐姐和嫂子吧,我觉得她们应该会喜欢。

    另外,除了蘑菇,妈,你把我『奶』『奶』腌的虾酱萝卜装一小坛子。

    秦叔叔之前是在云省当兵。在那儿待了那么年,肯定也已经习惯了云省的口味儿。

    咱们觉得是家常的东西,没准儿人家还稀罕呢。”

    虽然宁林这边没有什么河,无法再如以前一般去『摸』河虾做虾酱。可是今年姜晓菱却收到了儿子,儿媳给寄来的,他们购买的虾酱。

    儿子说,这是他们试很种品牌之后,觉得味道最好的,让妈妈试试看,看喜不喜欢?

    姜晓菱怎么会不喜欢呢?

    后世的东西好!

    也不知道人家是从哪找来的那些小虾,又是怎么腌制的?

    根本不像是他们家自己腌的那种,放好盐,腌出来的酱黑黑的,颜『色』发乌,单看一点也不好看。

    人家那虾即便是腌好了,也没有什么碎的,全都是一个一个齐齐整整的整虾。这还不算,颜『色』还是粉□□的,看上去又整齐又好看。

    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果然,姜晓菱在把那虾酱拿给『奶』『奶』之后,『奶』『奶』也一脸的惊喜。兴奋之下,今年腌的萝卜得比往年一倍!

    而且腌制出来的萝卜,也确实比往年的还要好吃一些。

    姜晓菱觉得这样的腌萝卜拿出来,肯定是讨人喜欢的,绝对不存在拿不出手的问题。

    听妻子说到腌萝卜,邵彦也连连点头。

    “对,把萝卜给秦叔叔装一坛子,他肯定喜欢。没准儿比别的东西都合他的胃口。”

    家讨的是给他叔叔送礼,邵彦自然不好指手画脚,连接腔都不好接。

    可看着岳母发愁的样子,他心少还是有点不自在。

    现在听妻子几句话就将问题给全解决了,邵彦也不由得跟着松了一口气。

    他当然知道那衬衣不是用什么副食品票换的,那都是小河之前送的。

    可他肯定不会揭穿。

    何况邵彦也知道那些衣服妻子根本穿不完,每次看就忍不住的发愁。

    以他现在觉得这个方案非常合适,准备的东西妥帖不说,也算是不太费劲。

    于是连忙投了一张赞票。

    既然全都商量好了,邵彦两口子也没有在家待,一起去了厂招待。

    他们到达招待的时候,王厂长和厂办的另外几个领导,以及张工也都赶到了。

    厂的人也没有想到,技术科这两个人去了一趟省城,居然能够把他们直属上级单位的大领导给带回来!

    这简直是想也不敢想的惊喜。

    如今,因有政策扶持,全国但凡是个差不的机械厂都想上马搞汽车,可这也不是谁想搞就能搞的。

    首先得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同意。

    而这种同意则是建立在要经各方面的考察的。

    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可那考察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标。

    先不说达标不达标,想接受考察都得先排队。

    排的晚了,别的厂子先经考察,建厂了,你这边可能连轮还没有轮上。

    说句直的,人家肉都吃完了,你连汤锅还没靠近呢。

    宁林市机械厂在省来说,也算是一个排的上号的大厂。

    可是要是放在全国范围比较,那还是差一点。

    毕竟有那几个工业大省在前面排着呢,其他省份的都得往后靠一靠。

    这一次,首都来人到省考察,王厂长得到消息后,在省厅软磨硬泡了好久,才帮厂技术科拿到了一个指标。

    按道理本来应该就张工一个人去的,是他自己厚着脸皮非把小徒弟也给带上了。

    可谁能想,就这么一个刚刚到技术科工作的,连转正都还没有转正的小技术员,居然和大领导有如此亲近的关系,还把人给带回来了!

    虽然秦局长从来就一再声称,人家就是来走亲戚的,和工作没关系。

    可——

    人来都来了,还能再把这么好的机会给放走?

    那,机械厂的人就是缺心眼了!

    以,昨天在接到了张树民特意打来的汇报电话之后,王厂长激动的当时就召开了厂领导会议。

    让大家全都行动起来,做好迎接上级领导视察的准备。

    一定要把机械厂最好的风貌展示出来,让上级领导看到他们积极向上的一面!

    以,邵彦一到招待,就被等在门口的王厂长给抓住了。

    他被王厂长揪到了一边,耳提面命了一番之后,点了点头,然后实实的按照要求去求他秦叔叔,一定要去厂看一看,了解一下情况。

    秦槐林来之前其实就已经想到会是这种情况。

    做了这么年的领导,这点事儿还想不到,那他也不用混了。

    可其实,秦槐林也并不在意。

    积极建设汽车厂,大力发展扶持我国的型汽车产业,这是国家最新的政策,也是他们局今年的要工作方向。

    指标总是要发放的,只要各方面都符合要求,不弄虚作假,秦槐林不介意帮宁林机械厂一下。

    同等条件下,扶持一个自己看好的厂子,这也是他的职权范围内的。

    以,在邵彦和他们领导来之后,提出让他去厂看一看的时候,秦槐林很干脆的就同意了。

    他们这些男人们都走了之后,房间就只剩下了姜晓菱和方翠华。

    闲来无事,也不知道那些人要忙到几点,姜晓菱干脆带着方翠华先回了家。

    方翠华他们来这一趟,就是想看看邵彦现在的活得好不好?

    以前没面也就算了,面之后,他们两口子就都不由得想起了之前在队的子。

    想着那么小不点的孩子,就这么长大了,人了,现在还结婚了。

    两口都说不出自己心究竟是欢喜一些,还是心酸一些。

    他们都无法忘记,当初秦槐林转业离开的时候,邵彦一句话都没有说,愣是背着他们的行李,走了二路把他们送到火车站。

    全程一个字都没有讲,甚至没有说一句舍不得的话。

    可是他们全都能够感受到孩子心的那种难受。

    昨天晚上,他们两口说起这事儿的时候,方翠华没忍住还掉了几滴眼泪。

    他们两口子虽然谁也没有说出那句话,但是心照不宣。

    都打定了主意,如果这小子在宁林的不是那么回事儿,他们就算拼着被人说徇私情,也得想办法把他们小两口调到京市去。

    不然,都对不起战友当年的托付。

    姜晓菱先将方翠华带到了他们自己的小家。

    方翠华一门就『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神『色』。

    邵彦这套房子户内面积大概有八个平方。

    因是两室一厅,以每间屋子的面积都不小。

    加上他们家就两口人,也没有那么东西,看着家就敞敞亮亮,窗明几净的。

    再加上姜晓菱本来就是个爱干净的,人又热爱活。

    家是被她布置的精致又好看。

    虽然秦槐林此时已经是正局级干,在京市也分了一套很像样的房子。

    可是因儿子,儿媳平时了上班方便,基本上每天都带着孩子在他们的家待着,只有周末才回他们的小家。

    以家一天到晚也是挤挤囔囔,有时候『乱』起来连个下脚地儿都没有,和这房子根本没法比。

    单看了小两口的居住环境,方翠华就觉得自己的心放下了一半儿了。

    看完了自家的房子之后,姜晓菱又带着方翠华回了自己娘家。

    因刚才院的时候,小河就看到了她们,此时早已经跑回家告诉了家人。

    以她们两个人到的时候,徐寒梅还有姜太太都已经站在家门口等候了。

    看到邵彦的岳父母家对她如此的热情,方翠华剩下的一半心也放了肚子。

    说实话,他们两口这次来,除了想来看看邵彦的工作活环境,还有一个不太好说的原因,是想来给这小子壮壮威。

    相认之后,秦槐林和方翠华有事没事就打听邵彦的情况。除了听他们两口说,也问了张工不少。

    两口晚上没事的时候,将他们打听到的情况全都汇总分析了一下,得到的结果就是邵彦的岳父岳母家庭条件很好,对女儿也很疼爱。

    当初结婚的时候,家的东西都是人家娘家添置的,带去的嫁妆在整个单位都是头一份儿。

    这样的结果让两个人有点欣慰,觉得邵彦至少在活上应该得并不艰难。

    可同时也有点隐隐的担心,怕女方家因条件好,太于强势,让他们从小看着长大的小东西受了委屈。

    毕竟,这小孩儿从小就是那种不爱给人添麻烦的,就算是心再不高兴,也不爱表现出来。

    可越是这样的孩子就越招人疼。

    两口很担心邵彦对他们也是报喜不报忧。

    以这次来,又表现的这么高调,其实也是想让人们知道,他们邵彦也不是个没有长辈亲人的。

    方翠华的这些想法,都是他们两口的一点小心思,姜家的人肯定不知道。

    看到她来,一家子人除了姜立南去上班,剩下的全都到齐了,对她热情款待。

    徐寒梅拿出了炒米,方翠华冲了一碗米花茶。

    碗不仅放了米,还放了的糖,另外还打了两个荷包蛋。

    看上去金灿灿,闻起来甜香扑鼻。

    方翠华也是在云省待了很年的,看到这碗茶,立刻就知道人家这是把自己当做了上宾来款待了。

    在云省,家只有来最要的客人,才会给端上这样一碗茶,这代表了一家人的尊敬和欢迎。

    她顿时感动极了。

    这边茶还没喝上几口,那边姜晓菱已经端着一个瓷盆走了来。

    盆放着切好的红瓤大西瓜。

    这西瓜是知道他们要来,姜立南顶着大中午的太阳,骑车跑好远去乡下买回来的。

    买回后就放在自来水镇着,这会儿早已经镇的冰凉。

    吃一口暑气尽消。

    喝着茶,吃着瓜,唠着家常,方翠华和徐寒梅越聊越投机,没久两个人就开始以姊妹相称了。

    方翠华对徐寒梅说:“妹子,你可是养了一个好女儿啊!晓菱我的是打了第一面就喜欢上了。确实是一个又懂事又善良的好孩子。”

    听有人这么夸自己的女儿,徐寒梅当然也是高兴的。

    嘴上却免不了要客气几句:“你可别这么夸她,还是小孩儿呢,当不得这样夸。我这姑娘啊,好起来确实挺好,可就是有时候还会有点小孩儿脾气,也亏得彦脾气好,不和她计较。”

    “他是男人,又比晓菱大上几岁。让着点自己妻子还不是应该的?哎呀妹子,你可别谦虚了,晓菱的是不错。我跟你说啊,我那天要不是遇到晓菱,我都要绝望了……”

    方翠华说着,就跟徐寒梅讲起了第一次和姜晓菱在医院相遇,然后得到她帮助的事情。

    说完之后,她叹了口气,说:“唉,说起来咱们都是养女儿。我女儿比晓菱还大个几岁,可天天还让我『操』不完的心。了她那个身体,还要跑到上千以外来给她求医。

    妹子你就有福气了。个女儿这么贴心,出去玩儿还惦记着你。我跟你说啊,我可是和晓菱一起在省城住了两天,这是亲眼着呢。你这姑娘心可是把你这个妈放在了头等位置。

    除了跑医院,竟是哪都没有去。说是去了一趟省城,不信你把姑娘叫来问问,她除了知道中医院的位置在哪儿,还知道什么地方?

    这样的女儿,的是打着灯笼都难找。你也是个积德行善之人啊,不然怎么能得了这么好的一个女儿?”

    方翠华说的这些事徐寒梅并不知道。

    女儿之前只是跟她说,要和丈夫一起去省城玩一玩,并没有跟她说,要去帮她找医。

    以听了这话,徐寒梅愣了一下。

    她知道,晓菱对她的身体一直很关心。可能是因自己之前的底子太差,这么些年,把孩子给吓着了吧?

    可自己什么情况,徐寒梅其实心有数,她觉得她现在的身体比以前好太了。

    可能是因现在家吃的好,也可能是女儿是『逼』她吃的那『药』丸子的有效,徐寒梅现在出汗,心悸,还有体虚的问题都不存在了,连咳嗽都比往年要轻很。

    以之前她一直不乐意女儿『逼』她上医院,没想到那孩子居然连去省城都还惦记着这件事。

    这让徐寒梅又感动又有点头疼。

    她的是觉得女儿太虑了。

    可与此同时,徐寒梅又对方翠华说的她女儿身体的事情上了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