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章 第 26 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     那可全是钱啊!

    她激动的下意识的握紧了拳头,正想开口,就听到奶奶说了句:“谢强那孩子还是年轻,他不明白做老人的心。

    去废品站的,要么是家里实在没有门路了,要么就是年龄大,政府没办法,必须得给口饭吃的,不然谁会去那儿啊?

    他年轻轻的一个大小伙子,去了那儿,爹妈的脸面不要了?媳妇不要了?”

    姜晓菱一口气堵在了嗓子眼里,把到了嘴边的话又给生生的咽了回去。

    呛得她使劲儿的咳嗽了起来。

    “哎呦,这是让烟呛着了?”看她咳嗽,老太太第一个扭过了头。

    她在孙女的背上拍了拍,对着大家招呼道:“行了,行了,都别吃了,再吃多了积了食儿。

    寒梅啊,来,咱俩搭手把这炉子抬回厨房。这东西可不能放到屋里,晚上再中了烟气。”

    “咳咳,咳咳,我来。”姜晓菱连忙起了身。

    大人们也没人和她客气,三个人一起忙活,很快将所有的东西复了位。

    希望的种子一旦扎了根,想要拔出是很难的。

    虽然刚才奶奶的话,像是一盆冰水从头浇下来,让姜晓菱感受到了这件事想要达成的难度,可是却也更激起了她的斗志。

    晚上躺在床上,越想她越觉得这计划是可行的。

    是一条对于她来说最稳妥的路。

    除了废品收购站,还有哪里能更加名正言顺的寻找那些“破烂”呢?

    她可是从后世回来的。

    曾经听到过的那些传遍了街头巷尾的“传奇”里,有很多人收集的什么字画啊,瓶瓶罐罐啊,据说都是在红-卫兵抄家后,从那些没用的垃圾里巴拉出来的。

    虽然姜晓菱自认没有胆儿跟在那些人后面去捡垃圾,可那些垃圾最后的归途在哪儿?

    不就是废品站嘛!

    越想,姜晓菱越坚定了一定要把这个工作搞到手的决心。

    因为脑子里有事儿,所以睡着的比较晚。一直到都坐在了那间空屋子里,姜晓菱的脑子里还在琢磨着工作的事儿。

    直到看到那个收件箱的红灯又在亮,她才反应了过来。

    姜晓菱第一反应是邵洋把邮票给她退回来了。

    她连忙起身去按了那个闪烁的图标。

    结果里面的未读却是一封系统来信。

    她将信点开,发现是一个系统通知,通知她又卖出了一枚火花,账户里入账了一百九十九元现金。

    望着那个数字,姜晓菱愣了愣。

    从会操作这个黑匣子到现在,她一直是以物换物的,钱还是第一次收到。

    这让她忽然就感觉到了一阵惊喜。

    一百九十九块呢!

    好大的一笔钱啊。

    即便是在这个匣子里,也能换好多东西了!

    姜晓菱按照系统提示找到了她的账户,果然在里面看到了那一百九十九块钱的余额。

    这一下她瞬间感受到了财大气粗的感觉,只觉得自己的腰都粗了,腰杆子都硬了。

    她要买米,买大米!

    身为一个南方人,天生就是喜欢吃大米饭的。可因为限量供应,他们家一年也没有机会真正饱食一顿。

    她简直是太想吃米饭了,想吃满满的一大碗!

    之前姜晓菱不是没想过买大米,可是她没有钱。

    以物换物的前提是人家愿意跟她换,可那些大米的卖家应该都是大厂,做大买卖的。

    他们通常在以物换物那一栏里都写了否。

    即便偶尔有几个同意交换的,对方要的东西也基本都是姜晓菱没有,自己也想要的。

    而现在她有了钱,自然第一个就要满足自己这长久以来最大的愿望。

    这一次,姜晓菱学了乖,她再也不选最好的了。

    想想那白的扎眼的面,同样的错误绝对不能再犯第二次。

    她先进入了大米的页面,然后点了价格的按钮,选择了从低到高,然后慢慢甄选。

    因为到了年底,黑匣子里也在做活动,什么买三送一,两件九折,三件八折,各种花样儿层出不穷。

    好容易有了这二百块钱,姜晓菱珍惜的很,自然不会轻易的做决定。

    比较价格,比较重量,折腾了得有大半个小时,眼睛都晃花了,她才终于选定了一种。

    用一百块钱买了四袋儿,一共是四十斤。

    如果是在现实中,要是花一百块钱买四十斤大米,姜晓菱肯定得心疼死。

    可是梦中的世界,即便理智告诉她,这一切都能变成实物,是确定存在的。

    可她还是总会产生不真实感。

    所以,在点确定购买键的时候,那真是连眼睛都不带眨,看到四袋精美包装的大米掉进了自己的竹篮里后,更是有了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

    觉得自己赚翻了。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再买别的东西速度就快了很多。

    很快姜晓菱又用剩下的钱买了一桶植物油,一大包白糖,一瓶酱油一瓶醋,最后剩下的二十几块钱她还买了半斤肥瘦相间的肉馅。

    准备过年的时候用来包饺子。

    反正她现在也发现了,这些食物放在她的店铺里都不会坏,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的时候还是什么样。

    就好像她之前给邵彦成送东西,放在店铺里的鸡蛋还有腊肉就像是刚煮好的一样,而用篮子提过去的,则早就凉得透透的了。

    无论何年何代,购物都会让人兴奋,也会让人身心愉悦。

    在终于将这差不多二百块钱都物尽其用,全部换成了年货之后,姜晓菱只觉得心情好得不得了。

    整个人都精神了许多。

    她这才想起来今天来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给邵洋回信。

    回信的内容姜晓菱早就想好了,她甚至提前已经在心里打了好几遍草稿,所以回的特别顺畅。

    在信里她首先声明了一下自己已经成年,邮票的事情可以自行做主,让他放心。

    接着又为邵洋能够把邮票很值钱的这个消息告诉她而表示了感谢。

    然后说自己愿意将出售的事情全权委托给他去办。

    在信的最后,姜晓菱郑重许诺,说愿意将这张邮票卖出的价格与他对半分。无论他卖出了多少钱,自己只要一半儿就好。

    做出这样的选择,姜晓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说实话,当初她已经把邮票交换给了邵洋,他拿去卖多少钱都可以算作他自己的,完全没有必要跟自己说。

    所以,对于姜晓菱来说,不管这个邮票最后能落到自己手里多少钱,那都是白得的,都应该知足。

    别说给邵洋一半,就算是再给多点,她也没有什么意见。

    -

    接到姜晓菱来信的时候,邵洋正在苦逼的赶作业。

    作为一个工科生,作业实在是太多,太难了。

    只是在做作业的途中,他还是会时不时的抬起头看一眼电脑上那打开的网页,生怕错过了什么新的消息。

    所以看到红点闪烁,。他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叫做姜晓菱的人终于回信了!

    要知道就是因为她,搞得邵洋一天都心不在焉的,电脑都没敢关,差不多隔一会儿都想去看一眼。

    将作业推到了一旁,邵洋第一时间点开了收件箱,然后打开了姜晓菱的回信。

    前面的内容都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他之前给出的提议确实是对她最合适的。她选择让自己帮忙出手,是明智之举。

    但看到最后一行字,邵洋愣住了。

    那女孩儿说要将邮票卖的钱给他一半作为酬劳呢!

    她,是不是傻?

    这是看完信后邵洋脑子里冒出来的第一句话。

    与此同时,又有说不出来的感动。

    他不知道这个姜晓菱到底是什么人?但是几次交道打下来,让他感觉到这个女孩儿为人很实诚。

    或者说太实诚了,很好骗那种。

    可越是这样,邵洋就越觉得不能欺骗她,不然会良心不安。

    他以最快的速度回了一封信。

    在信里他拒绝了姜晓菱的提议,跟她说,帮她卖这张邮票,买家会给自己百分之十的介绍费,如果她一定要给钱的话,也给他百分之十就可以了。

    他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办法帮她卖个好价钱,尽量不让她吃亏。

    百分之五十就不必了,没这规矩,他也不能要。

    最后,邵洋再次对她提出,可以直接手机联系,如果方便的话,最好也能留个电话号码给他。

    姜晓菱的回复也非常快,可以看得出她一直在网络那边等待着。

    她在信里说,自己没有电话,和他的联系方式只能采取现在这一种,实在是没有办法。

    另外她又问邵洋,如果自己有别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托他帮忙找人鉴定?

    到时候产生的费用她也可以按照要求给他。

    有杨伯伯在,这对于邵洋来说算什么事?他自然愉快的答应了。

    -

    办完了这件大事之后,姜晓菱睡了一个好觉。

    早上起来之后,随便找了一个借口说想出去转转,然后就出了家门。

    此时距离过年已经没有几天了,虽然此时的大家依然很穷,可街上还是比平时热闹了一点。

    时不时的能看到几个行人或者挎着篮子,或者提着布袋在路上行走。

    一看就是在采购过年用的物品。

    姜晓菱沿着家属院门口的那条路慢慢的走着。

    走过了粮店,菜店,供销社,一直走到了煤场后面的那条偏僻的小路上。

    他们这个街道办事处下属的废品收购站就在这条小路的尽头。

    这地方姜晓菱一直都知道,可是两辈子却是第一次来。

    她顺着小路走到了收购站的门口,站在那个油漆剥落,已经带出了锈迹的铁门前,不由得有点踌躇。

    来之前她是已经想好了借口的,就说自己弟弟快要上小学了,想来看看有没有旧课本之类的,想买一套让他先学学。

    可真到这里了,顺着这半敞着的破旧大门朝里面看进去,姜晓菱看了半天,里面连半个人影都看不到。

    偌大的一个院子空荡荡的,除了靠墙的地方堆着一堆明显是还没来得及整理的,乱七八糟的废木材,烂石板外,就只有几张破纸,被风吹的打着旋儿的在空中飘。

    看上去又冷落又荒僻。

    一眼望上去,就是个被遗忘的角落。

    姜晓菱上辈子虽然父母的过早离世对她的打击很大,可是在工作方面,她其实比一般人顺遂很多。

    父亲去世她就接了班,有杨伯伯的照顾,进厂后直接就进了厂办。

    虽然至始至终都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干事,可工作环境,接触的人,包括做的事,都是相对比较优越的。

    机械厂本来就是众人眼中很难进的好单位,她的工作岗位更是不知道被多少人羡慕。

    所以,即便自己没有察觉到,其实她的骨子里还是有这种优越感的。

    以至于不管在家里想得多好,可真到了这个环境,面对着这破败的,和上辈子她的工作环境完全没法比的地方——

    姜晓菱还是有点犹豫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女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她大概四十多岁的样子,面容憔悴,睡眼惺忪。

    应该是缺觉的缘故,她的眼下青黑一片,因为营养不良而如同一团干草般的头发胡乱的扎在脑后,瘦得凹陷下去的脸,显得颧骨凸起。

    总之,看上去就是一副很颓,无精打采的样子。

    她耷拉着眼皮,路都不看,径直走向了铁门,伸手就要关门。

    无意间的一抬眼,猛然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姜晓菱,顿时吓了一跳。

    她紧紧的握住了铁门,警惕的问道:“你是谁?站在门口干什么?”

    姜晓菱赶紧挤出了一个笑容,解释道:“大姐,我想问问这儿有废旧书吗?我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别人家不要的课本。”

    那女人将她上下打量了一遍,然后朝里面偏了偏头,说了声:“进来吧。”

    说完,也不关门了,走在前面给姜晓菱带路。

    走进了院子,姜晓菱才发现这个废品收购站比她想象的要大的多。

    她从门口看到的那个院子,其实只是一块小空地。

    在空地的尽头,门口看不到的地方,立着一整排的平房,足足有六七间。

    说那是房间,其实并不准确,应该说是仓库更合适一些。

    那些屋子每一个都有学校的教室那么大,屋子里满满当当的堆满了各种东西。

    一间仓库应该是用来装各种木料的。透过敞开的窗户,姜晓菱看到里面有破损的家具,木板儿,还有各种门板,卸下来的窗框,她甚至还看到了一个大树墩儿,应该是什么人家用来做案板的。

    另外的房间里也分门别类的放着各种金属,纸张等东西,分放的十分整齐。

    看姜晓菱盯着仓库猛看,那女人冲她笑了笑:“这有什么好看的,都是点没人要的废品。”

    看女人态度和善,姜晓菱总算没有那么紧张了。

    她好奇的问道:“咱这个收购站可真大啊,怎么会这么大呢?这不是街道上的收购站吗?怎么能有这么大的一块儿地?”

    女人看了她一眼,在她的眼中并没有见到平日里最常见的嫌弃和鄙夷。不由得对面前的这个小女孩产生了一点好感。

    她有点自豪的说道:“你可别小看了我们这收购站。虽然说起来我们也归街道上管,可那是兼管。是因为我们占的这块地属于街道管辖。

    实际上我们是市里面的直属单位,我们这儿可是宁林市最大的废品收购站。全宁林的小站收上来的东西最后都要运到我们这里进行统一分拣。

    整个宁林,再也没有比我们这儿东西更全的了。”

    她说着,向姜晓菱投递过来了一个“算你找对地方”了的表情,然后把她带到了最靠里面的一个大房间。

    指了指堆在地上的一座快要堆到房:“这是昨天才运过来的,我还没来得及整理。

    你看看有没有你要的东西,我看着书还不少呢。”

    姜晓菱连忙朝她道谢,然后朝着那一堆破书烂纸走了过去。??w??,请牢记:,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