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送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一舍简单的竹舍,幽静清逸,门口简单的放着一个竹茶几和二张简单的竹凳,安置在竹舍边的大树下,以便避阴。茶几上放着茶具,凳上坐着二个人,一个慈善的僧人和一个可爱的女孩。女孩长着还未脱稚气的圆脸,齐齐的刘海细碎的挡着前额,二个可爱的小发咎绑着粉色的丝带随着风轻轻飘动。

    僧人和善道:“姒谣,武术乃为强身自保,切记不可好斗,而武器则一寸短一寸险,切莫小看了。”姒谣点了点头,那长者又道:“你与我对峙一翻,我仔细教你其中玄机。”说罢随手拿起一根长树枝交于姒谣手中,自己回屋拿了一支筷子道:“来吧。”

    姒谣略一迟疑便直直的刺向那长者,长者微一运气退移开来,姒谣不甘示弱加紧一步,长者略一侧身避开,并顺势向姒谣刺来,姒谣见状硬生生收住身形,回势打开已在面前的筷子,长者也不示弱趁着她收势回身之之际,以筷轻击她手腕,姒谣吃痛松开,手持之物随之应声落地。

    长者收起手,疼爱的抚着打着了姒谣的地方,目不转睛道:“看到没?有时收敛锋芒,却能一击命中,得到事办功倍的效果。所以,姒谣凡事都不要心急,记得等待最佳时机,切勿慌乱扰事。”

    姒谣看着今天有点怪怪的师傅好奇道:“师傅怎么了?和瑨王有关吗?”

    长者停顿了手下的动作,转身回到坐位,倒了杯茶径自喝了起来。姒谣是他一手带大的,是个敏感又感性的孩子。早上瑨王来找过他,希望他能让姒谣作为他女儿的陪嫁丫鬟进宫照顾,因为姒谣年纪和他女儿相仿,又因为姒谣自小习武,一来给作个伴,二来也因她会武,无论从各方都有个保障。长者又没有理由拒绝,姒谣当年就是瑨王带来的,他的命,姒谣的命,都是瑨王救的,可他又不想将姒谣推入那个富丽堂皇的是非之地。不知何时,姒谣以来到他的面前好奇的看着他,等着他回答。

    长者深深的叹了口气,并不遮掩心疼道:“瑨王想让你作陪嫁,随着他女儿进皇宫。”

    姒谣显然有些惊讶:“进宫?我?为什么是我?”

    长者抚了抚她的脸,一把把她抱上了自己的腿,将她疼爱的搂在怀里道:“因为他想让他女儿能很好的在哪里生活。可如果你不愿意,我会帮你拒绝的。”

    姒谣小小的眉头已经纠在了一起。

    长者看了一眼笑着揉开她的眉道:“小丫头,小小年纪拧着眉干嘛?你若不乐意回了便是?”

    姒谣很认真的看像长者道:“师傅,如果是你呢?”

    长者眉头一皱道:“如果是我,也许会允。可你不同,你还小。”

    姒谣笑道:“不是或许,是定会应允,因为救命之恩。可瑨王对我也有救命之恩不是吗?你不是总是告诫我要报恩吗?我愿意去。”说罢,骨碌一滑,便下了长者腿上道:“师傅我饿了,我们去做饭吃吧。”

    转身便向屋内走去,长者知道姒谣虽年幼,可似长了一颗玲珑心,你不说她也明白。这结果虽是预料之中,可也难免心下难受。

    第二天长者很慎重的为姒谣进行了冠礼,没有父母,没有亲朋,只有他们两个人的冠礼。两人心中都明白这以为着什么,没有成人的欣喜,这是被逼着长大的,谈不上欣喜。长者并不着急仔细的梳理着,一丝不苟,慢慢的为姒谣挽着发髻,穿上漂亮的衣服。姒谣也没有说话,她知道师傅的不舍和不忍,自己又何尝不是,有那么一霎那姒谣后悔了,后悔答应了,她本可以像个孩子一般任性的说不,可是她并没有,姒谣常常觉得自己身上也许有这什么秘密,为什么?因为这么多年和师傅的相依为命,因为多年前的一场灭顶之灾,因为她是瑨王救的。冠礼结束,两人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长者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牵起姒谣的手,而是简单的一句走吧,便径自出了门。

    快要入冬了,林中的树木已枯黄了一半,只有那竹林依然翠绿,这是她与师傅一起种的。原先只有一小片,后来师傅总是管着她去挖笋,慢慢的,竹林就大了出来。师傅总是说“来年,来年一定多多的让你吃”说了有几个来年了,姒谣都觉得这竹园将来说不定要成为她最大的嫁妆了,如今师傅终于不说了,可她倒是希望那竹林真能成了她的嫁妆。

    皇宫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姒谣并不清楚,她没见过,也没听过。她记事以来就一直和师傅在这,偶尔瑨王会来。瑨王比师傅长几岁,是当今陛下的兄弟,为人和蔼,很有气派,衣着华贵,举止谦和。姒谣想,皇宫大概就是那样的人住的地方而已。她只是害怕,害怕一个人去陌生的地方,害怕一个人去和一群陌生人说话仅此而已。

    瑨王府,金碧辉煌的门庭,守卫森严,院内到处是姒谣不知名的花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这是和竹舍完全不同的世界,连穿梭在身边的侍女身上都有淡淡的香味,很好闻。亭台水榭,奢华摆设,每一样对于姒谣来说都是新鲜的,可是她却没有心思去观赏,这并不是她要呆的地方。

    师傅说过,她要去的地方,是个如天堂一般美丽的地方。皇宫,是这个国家最华丽的地方,权利的中心,阴谋的诞生地。她要做的就是在哪里用一切的方法保护好她的主人——瑨王的小女儿文云溪。

    文云溪,瑨王的小女儿,芳龄十六,花一般的年纪,本因有着美好未来,拥有一个文武双全的良人,一个有着如此家室的女孩子,想要拥有这些都不太难。怎奈,瑨王常年镇守边关,手握重兵。当朝太后亲点瑨王小女,进宫为后,一来稳住瑨王,二来也为后宫早立正主。皇后过世多年,皇上一直未立,后宫纷争不断。

    如今太后如此做,当真是狠心的很,要知,当今皇上可是瑨王的哥哥,也是文云溪的亲伯伯。当初皇上即位,为防瑨王造反,将其调离京城,镇守边关,可不料多年后,瑨王却已然手握重兵。太后为防其谋反,故将其女召入宫中为后,可谓是一举两得。如其不愿,那定当以抗旨除之,如其愿意,太后自是有恃无恐。

    文云溪,一个柔弱的让人心疼的女子,肤若凝脂,目光柔和如水,眼中似乎总是含着笑意,却显得有些哀怨,气若幽兰:“你就是姒谣?”

    姒谣点头,却不知行礼。僧人忙上前教之,姒谣意下俯身行礼。

    文云溪却将她扶住了,有些疼惜的看着她问道:“你年方几何?”

    姒谣起身,看着文云溪道:“十三岁。”

    文云溪似有些不忍,喃喃自语:“才十三,这又是为何。”

    瑨王眼中满含不忍,却不愿显露,关照道:“云溪。”想说些什么,却终是梗在喉口,未曾吐露,默默将僧人引出了房门。

    姒谣看到他们将欲出门,脱口而出:“师傅。”

    僧人回首看着她,两人却什么都没有说,僧人上前,关爱了抚了抚她的头,将一块玉佩塞在了她的手中道:“把它留着,或许以后用得到。”

    姒谣却未曾看一眼玉佩,只是怔怔的看着他,不言语。僧人也便不在说什么,随着瑨王出门了。门慢慢的关上了,却似将她两阻隔在了这个世界的另一边。她们还那么小,小得还应该在父母膝下撒娇任性。

    漫步院中,瑨王开口问道:“你舍得,她还那么小,其实你只要说不,我不会强求的。”

    僧人淡笑一声道:“我知道,可是她总是要离开我的。”

    瑨王不说话,他知道他心中所想:“我救你们的时候,其实并不打算你们报答我,因此你也不必背负太多,你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僧人停下脚步,看着不远处的房间,那里有他唯一的牵挂:“可是姒谣并不后悔。”

    瑨王又何曾舍下心中的牵挂,那是她最小的女儿,才只有十六岁。十六岁呀,当今的太子都已经有三十多了,就是太子的孩子都差不多和云溪同龄。皇兄本就是先王最大的孩子,而自己虽不是先王最小的儿子,却也和皇兄差了十来岁。从情理上来说这就是个乱伦的事,可是却也是乱不起来。太后明白,皇上虽算长寿,可如今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就算是娶了云溪也只是个摆设,这是谁都知道的事,却也是谁都不敢挑明的事。说白了云溪嫁过去就是天下的笑话,皇家的笑话,是太后的人质,是去守活寡。瑨王若不是考虑这么一大家子,和这天下百姓安危。想来,没有造反的意思,也会被太后的这一举动给逼造反了。云溪这个后妈当的,就算有太后护着,瑨王也不免担心起来,别说是后宫,就算在皇子们的眼中,恐怕也什么也不是。

    说是为后宫早立正主,却只是太后的一个傀儡,他也并不求云溪真的能母仪天下,他只求她能平平安安。这无可厚非,这是每个父母对子女最卑微的祈祷。因此,他找到了姒谣,因为她年幼,因为她是女子,因为她会武。如果派大人随嫁,恐太后多疑,若是派男子随嫁,太后定也不会放心,如今姒谣只是一个年幼的孩子,希望太后会手下留情,容得云溪一偶安逸。想到云溪,瑨王心中又是一阵心悸。

    “云溪,入宫后切莫出头,一切有太后,你放心,爹给你找了个可靠的人,能保你一世平安。”

    “一世?爹,一世有多长?五十年?一百年?”

    瑨王无语,却已然痛彻心扉。云溪是个温顺的孩子,何曾说过如此伤人心的话。话语温柔,却如利刀,刀刀刮在瑨王的心上。是呀,一世有多长,可以有多长,这是谁能决定的?云溪吗?自然不会是。

    文云溪看着这个比自己还要小的女孩,实在想不出,父亲所谓的一世平安,竟然就是在她的保护下得到的。不禁暗自叹息,或许是自己害了她,本来她也不必进宫。

    文云溪不再看姒谣一眼,径自推开窗去,却不期然的对上了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夹杂着些许的抱怨。剑眉星目,面容清秀,本是十分俊气的脸上,此时却是杀气腾腾。文云溪似是被这眼神惊到,不敢再看,仓促拉上了窗,回避着那目光,和那目光的主人。却对上了姒谣有些无措的眼神,从来到现在都是如此,文云溪见她如此,心中对父亲的安排更加怀疑。

    “我们后天就要启程了。”文云溪坐下道:“你还有什么人要道别吗?此去恐怕便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没有。”姒谣回答的倒是干净利落。

    “没有?”文云溪一惊,好奇道:“你知道进宫代表什么吗?”

    “知道。”姒谣回答的依然干净利落:“瑨王是我的恩人,他要我做什么,我便做什么。”

    文云溪淡淡一笑道:“恩人,或许,后天以后,他便不再是了。”

    姒谣并不是很清楚文云溪所指为何,却莫名的感到了一丝丝的害怕。她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自从九年前那场大火后,她便不知道害怕是什么了。

    九年前,那时姒谣只有四岁,记忆不是很清晰。只是隐约记得,四岁之前的日子过得很惬意,家境应该不错,家里佣人很多,父母很疼爱自己。可是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人声音尖尖脆脆的说的是什么,姒谣并不是很清楚只是知道父亲跟着走了在父亲离开后的某一天,突然一场大火就将家吞噬掉了,到处都是火,烧红了半边天,家中乱哄哄的,推着挤着往外逃,却似乎怎么也走不出去。姒谣什么也不知道,只是不停的哭着,找着妈妈,可是妈妈长什么样,她记得并不是很清楚了。只是知道妈妈的手很暖,不停的替她擦着眼泪,告诉她别害怕。然后,妈妈将她抱起就跑,跑到了那里她也不知道,只是知道到处都是火,到处都是人。最后,妈妈带她到了厨房,用了很大的力气将厨房水缸的水全部倒尽了,将她抱到了水缸内。她拽着妈妈的衣角不放,妈妈告诉她别怕,一会儿就回来,让她乖乖呆在里面,否则妈妈就永远也不回来了。她等了很久很久,都不见妈妈回来,却又不敢出来,怕妈妈真的就不回来了。她不知道等了有多久,等得肚子都饿了,等得直想睡觉。最后水缸被人掀开了,但她看到的不是妈妈,而是瑨王。不知道为什么,到现在,她对父母一点记忆也没有,可是对瑨王,她倒是一直记得,她一直记得当初瑨王出现在她面前的样子,欣喜的眼神中夹杂着泪水。然后,他就被瑨王带到了师傅身边,一直觉得师傅很亲切,很熟悉,让人很安心,就像一早就认识的了。

    姒谣很聪明,学的也很快,瑨王府上的嬷嬷只用了半天就教会了她所有宫中的规矩,该行的礼,该说的话。其实最好是什么也别说,做好分内的就行,这是嬷嬷不断提醒的。瑨王也简单的和姒谣说了一下宫中的关系,和人物。姒谣大致记了一下,便觉得太过复杂,觉得做陛下似乎很累,不止亲戚多,就连家里人也太多了。

    夜半,姒谣还被嬷嬷和瑨王关照的话语和该有的规矩折磨的不得安寝,却突然听到一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